對于一個女人來說,45歲是一個輕松、愜意的年齡,一般情況下,這時孩子已經(jīng)長大,父母還不算年邁,可對45歲的杜建梅來說,生活中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——6年前,97歲的爺爺摔了一跤后臥病在床,她拋開小家,照顧爺爺至今……
與爺爺同吃同住6年 8月4日下午3點,記者來到海港區(qū)在水一方小區(qū)杜建梅的爺爺家,家里陳設簡單,卻收拾得干干凈凈。杜建梅的爺爺靜靜地倚坐在臥室的床上,觸手可及的地方有一個白色尿壺,個頭不高、稍顯瘦弱的杜建梅正手腳麻利地給爺爺揉著腿。杜建梅說,爺爺不會自己下床,但會用尿壺小便,也會拿筷子吃飯,她經(jīng)常鼓勵爺爺多動手,多翻身,爺爺一般也聽她的話。見記者來了,103歲的老人還說出簡短的幾個字來稱贊孫女孝順、伺候周到,沒白養(yǎng),隨后他就打起盹來。 2010年,杜建梅的爺爺杜長海不慎摔傷后就再也沒下過床,剛開始的時候,她在醫(yī)院陪護,后來又跟爺爺同吃同住。 這6年里,每一個早晨都是杜建梅給爺爺準備早點,她先在爺爺?shù)拇采戏乓粋€小桌子,再幫爺爺坐起來一起吃飯。吃完飯,杜建梅去離家不遠的一家超市上班,上午,她的老公牛先生從纖維里小區(qū)的家里過來照看老人,并由他給老人做午飯,下午,牛先生再去上班。杜建梅說為了照顧爺爺,她老公現(xiàn)在就上半天班。 杜建梅中午會回來一趟,一天之中只有下午3個小時的時間爺爺獨自在家,“沒辦法,得賺錢養(yǎng)家。”她無奈地說。下午下班后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杜建梅可以全身心照顧爺爺,陪他說說單位上的事,因為耳背,爺爺也聽不太清,爺爺有時會講起過去的老同事,她也不認識,但只要看到她在聽,爺爺就喜歡說。飯后,她會給爺爺擦身子,換洗衣服。 長期臥床,有時侯爺爺也會感到寂寞,會發(fā)牢騷,杜建梅只能乖乖地聽著不吱聲,有時候忍不住勸上兩句。杜建梅睡在隔壁屋子里,爺爺半夜有事兒會喊她, 所以,她不敢睡得太實,生怕爺爺叫她聽不見,她最怕爺爺生病住院,不過目前爺爺?shù)纳眢w狀況還可以,像感冒、便秘等小問題,用點藥就能好。 平淡的日子一天天過去,杜建梅已經(jīng)習慣了和爺爺一起生活,兒子想她了,就過來吃頓飯,看看她,平時,也都是她老公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。 不能把他一個人扔家里 “不能把爺爺一個人扔家里,我父母都是聾啞人,父親身體不好,我媽還得照顧我爸。妹妹離得遠,還得總往父母那里跑,再說了,她也有自己的小家。大伯在保定的農(nóng)村,離婚的叔叔也有自己的難處……”杜建梅理解這個大家庭里的每一個人,她認為只有自己是最應該、最適合照顧爺爺?shù)娜耍?ldquo;再說了,從小爺爺、奶奶把我和妹妹帶大,爺爺還為我們掏過學費。”她說,她從小跟爺爺感情就很好。 “就是沒時間看望父母,還得我媽偶爾帶著餃子、水果來看我,跟老公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也太少,我老公出門了,就孩子一個人在家。”說到這,杜建梅滿臉愧疚地低下了頭。她說,在爺爺臥床之前,她原以為終于把孩子盼大了,自己可以松口氣,但后來她要兼顧工作和照顧老人,有時候會覺得體力不支,但她必須這 么做,因為這樣她才心安。 杜建梅說,在水一方社區(qū)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對爺爺?shù)年P心讓她心生溫暖,畢竟沒有幫手的感覺很無助,他們經(jīng)常過來看望爺爺,義工給家里擦玻璃,過節(jié)會送 來米、面、油,社區(qū)居委會主任還把衛(wèi)生所的醫(yī)生請到家里給老人量血壓、做心電圖、免費送藥。“他們每一次過來,我爺爺都會流眼淚。”杜建梅看看一旁的老人說。 “建梅舍棄小家,一邊上班一邊照顧生病臥床的爺爺真不容易,很難得,她是我們身邊孝親的典范。”在水一方社區(qū)居委會主任陳瑩說。記者了解到,去年,杜建梅被市文明辦等單位評為秦皇島最美孝道兒女,可杜建梅說,她要做得更好才對得起這份榮譽。 在杜建梅眼里,爺爺?shù)拈L壽秘訣就是:“勤儉,吃清淡的飯菜,不吃雞鴨魚肉,主要也舍不得吃肉。” “經(jīng)歷苦難,會讓自己變得更堅強,只要爺爺健康地活著,我就知足了,老人在的地方就是家。”對于眼下的艱辛,杜建梅看得很開,記者看到45歲的她卻仍然面色紅潤,臉上也沒有明顯的皺紋,可杜建梅偷偷告訴記者,其實她剛焗過的頭發(fā)中已有不少斑白…… (責任編輯:admin) |
家政秦皇島
版權所有:秦皇島開發(fā)區(qū)鎖鎖開開鎖家政服務部
地址:秦皇島市開發(fā)區(qū)
電話:0335-8678110
手機:13483378707
聯(lián)系人:白先生
網(wǎng)址:wwww.kf2888.com
秦皇島新聞
秦皇島45歲孫女六年如一日照顧年邁爺爺感動四鄰
時間:2016-08-10 09:25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點擊:
次
對于一個女人來說,45歲是一個輕松、愜意的年齡,一般情況下,這時孩子已經(jīng)長大,父母還不算年邁,可對45歲的杜建梅來說,生活中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6年前,97歲的爺爺摔了一跤后